风雨水文路 师徒共前行——东营市水文中心张含明与刘德虎的水文传承故事
2025-09-10 10:43 海报新闻
2013年5月,汛期来临前的筹备战正式打响,张含明带着刘德虎扎进了王营水文站的水准点测量现场。彼时的东营郊野,正午阳光已带着灼人的热度,张含明却丝毫不懈怠:他先让刘德虎试着读水准尺红黑面数值,待年轻人报出数据后,他立刻指出 “红面读数比黑面少了2毫米,可能是视线没对准刻度线”,随后蹲下身,手指沿着水准尺刻度缓慢移动,讲解“红黑面读数差需控制在3毫米内”的行业标准;调水准仪时,他握着仪器底座,先演示“前后脚螺旋粗调,让气泡大致居中”,再捏着微调螺旋轻声说:“你看,气泡往哪边偏,就往反方向转半圈,要盯着水准管里的影像,慢一点才准。”刘德虎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图文,从“上中下丝读数要估读到毫米”,到“视距计算需用上下丝差值乘以100”,每个知识点旁都画着小问号,待测量间隙便追着师傅请教。那段日子,师徒俩的身影每天穿梭在各个水准点之间:清晨带着仪器出发,踩着露水校准点位;傍晚披着晚霞返程,回到办公室后又伏案整理数据——张含明会逐行检查刘德虎的计算稿,用红笔圈出“误差评定公式套用错误”的地方,再重新推导一遍;刘德虎则抱着草稿纸反复演算,直到每个数据都符合规范。最终,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东营局汛前测量任务提前3天完成,交出了一份“零误差”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