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行调研·万千气象看陕西丨榆林:能源之城书写转型答卷
2025-09-10 13:21 陕西日报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年增加,16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森林覆盖率突破36%,年入黄泥沙量减少至2.12亿吨……榆林市在生态治理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这份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榆林凭借“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推动这座能源之城向生态之城华丽转身的努力。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枢纽,近年来,榆林市聚焦水资源保护利用、林草修复、减碳降耗、固废治理、采煤沉陷区整治及水土流失治理六大领域生态难题,发起全面攻坚,通过创新机制、科技赋能以及全民积极参与,在毛乌素沙地边缘书写绿色传奇。
水林同治绘画卷
9月1日,榆林市榆神工业园区东线引黄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挖掘机挥舞铁臂,运土车往来穿梭。施工现场负责人赵伟峰指着笔直的管道说:“这条‘生命线’将有效破解‘水困’难题,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神木市毛乌素沙地腹地,治沙英雄张应龙带领团队采用“三步造林法”,种下了片片绿洲。经过20余年的坚守,他们累计治理沙地42.8万亩,植被覆盖率从3%大幅提升至65%。无定河入黄泥沙量减少超过50%,河水重新变得清澈。岸边新生的芦苇丛中,白鹭翩翩起舞。
从对水资源的精细利用到对林草生态的悉心呵护,榆林的水林同治实践,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