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行调研·万千气象看陕西丨榆林:能源之城书写转型答卷
2025-09-10 13:21 陕西日报
在减碳降耗攻坚战中,715户规上企业接入智能管控平台,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精准调度。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成为全国碳排放示范项目,全市年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能达115万吨。淘汰落后设备2.18万台,交通领域新能源车占比显著提高,73.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完成绿色改造,低碳生活逐渐成为常态。
煤矸石曾是困扰榆林的生态难题,如今却变成了“绿色财富”。陕西汇荣禾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将煤矸石转化为建筑彩砖,年处理量达200万吨,产值超过9000万元。全市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至53%,20个示范项目带动产业链延伸,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变成了建材、肥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在执法层面,“利剑治污”行动查处非法处置案件24起,罚款588.71万元,构建起“严管+创新”的双重保障。
抚平“伤疤”焕新颜
初秋时节,走进神东矿区,昔日采煤沉陷区的斑驳“伤痕”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连片的生态绿地和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微风轻拂,沙棘、文冠果等灌木随风摇曳,光伏板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构成“煤海变绿洲”的壮美画面。
神东煤炭集团通过“三期三圈”生态防治模式,将采煤沉陷区变成了生态绿地与光伏产业基地,又通过地下水库建设实现矿井疏干水的循环利用,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写下了生动篇章。
“以前这里到处是裂缝和塌陷坑,风一吹煤灰漫天飞。”老矿工王成指着远处成片的生态林回忆。如今,他每天清晨都会在“中心美化圈”的林荫道上散步。看着沙棘丛中跳跃的麻雀,他感慨地说:“现在空气好了,连野生动物都愿意来‘安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