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活力中国行调研·万千气象看陕西丨榆林:能源之城书写转型答卷

2025-09-10 13:21   陕西日报

  面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资源限制,榆林严格遵循“四水四定”原则,加快推进东线引黄干线工程,蒋家窑则水库和王圪堵水库至靖边引水工程项目建设加速,为城市和农业用水提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效显著,1399处季节性缺水问题中,1392处已完成整改,“县域统管”模式实现了从“有人管”到“管得好”的质的飞跃。疏干水综合利用率提高至66.1%,590公里主管网工程投入使用,让工业废水变废为宝,年节水量超过千万立方米。

  除了治水,榆林以“三北防护林”六期工程为契机,在毛乌素沙地边缘描绘绿色画卷,完成营造林及种草147.57万亩,建成府谷、定边等5个市级苗圃,新增育苗面积579.28亩。封山禁牧措施全面覆盖,35个月保持森林草原“零火灾”纪录,彰显了管护成效。

  点“绿”成金谋发展

  在榆神工业园区,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年产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项目颠覆了传统煤化工模式。在这里,一块煤炭将分种类、分阶段实现最大程度利用。通过分质利用技术,煤炭在被“吃干榨净”的同时,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

  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利用CCUS技术解决碳排放难题。CCUS项目相关负责人常成指着运行中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说:“我们每年捕集30万吨二氧化碳,用于油田驱油,相当于植树1668万棵。不仅减少了排放,还创造了经济效益。”

  作为能源重镇,榆林正以减碳固废为“密钥”,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书写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生动范例。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