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望岳谈|6年投115颗卫星,山东产业何以“上天”

2025-09-11 15:20   大众新闻

  9月10日到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海阳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商业航天产业链记者见面会。就在一天前的凌晨03时48分,由海阳东方航天港总装出厂的捷龙三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日照近海海域点火升空,创造了中国海上航天高密度发射的新纪录。

  这只是山东商业航天版图的一角。当你仰望星空,“山东造”卫星熠熠生辉;海上,“山东箭”加密发射频次;从海岸出发到抵达预定海域,是“山东船”充当摆渡人……

  时钟拨回2019年6月,山东在烟台海阳海域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海上火箭发射,此后启动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序幕;短短六年间,累计保障完成18次海上发射任务,将11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海上发射能力与频次稳居全国前列。山东“箭”山东“星”闪耀太空背后,是一场市场与政府同频共振,瞄准培育新质生产力所完成的创新探索。

  把握机遇,抢占先机。尤其对新兴产业而言,窗口期内竞争壁垒尚未固化,先入局者不仅能更好锁定市场份额,更有定义行业规则的可能。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