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花两三万元在直播间买的“老头乐”竟是“塑料车”?
2025-09-11 17:23 央视网
“先是说加好友能发更详细的产品资料,再表示一对一转账不让平台赚取手续费,给我们的价格也能更低。”周霞告诉央视网《锋面》记者,她曾表示不放心,但是销售人员发来了一系列客户的付款记录和他们的发货视频,甚至自己的身份证。“后来维权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营业执照他始终没有发给我。”
同样的,杨蕾也是在帮父亲投诉时才发现,自己甚至不知道所谓的厂家“具体地址”在哪里。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脱离平台私下交易存在多重风险,消费者可能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找不到维权主体,但现实中不少商家或主播经常以私下可以打折优惠等方式诱导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由于私下交易行为绕过了平台的日常管理,也逃避了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管,所以更容易出现侵权问题,而且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往往很难通过正常渠道维权。
央视网《锋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些销售团队组织严密,通常分为三个小组:直播间引流组负责用“听起来很真”的话术吸引观众,低价引流;销售组则诱导消费者一步步支付定金,并根据客户心理推荐车型;财务组(往往是物流公司)专门负责收款,资金到账后负责切断联系。周霞告诉记者,物流公司给了她付款码,维权时她需要证明平台店铺、销售、物流公司三者是一家的,非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