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激活个性化消费新动能
2025-09-15 11:13 光明日报
“现在很多在线客服优先使用人工智能担任,但一些AI客服只能作出标准化的提问并给出相对应的建议,并不能准确识别使用者提供的信息,更别说理解用户的情绪。”多次与AI客服打交道的小伙子刘奔,发现人工智能没有想象中那样“智能”。
专家指出,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工智能还缺乏关联推理能力和处理非机构化信息的能力,这是亟须解决的技术课题。科研机构应加强跨学科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并推动人才培养;企业应深化AI技术应用,优化产品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与刘奔不同,退休教师孙凤霞发现“现在的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有些太‘智能’了”。她告诉记者,前些日子,她因为牙痛,在网上用AI工具查询了补牙、种牙方面的信息。没想到不久后,很多购物App和网页浏览器都像是掌握了“读心术”,一个劲儿地给她推荐相关内容,还推送了很多医疗广告。
孙凤霞为此感到担忧:“技术当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广告的精准投送,对我们消费者而言不仅涉及垃圾信息问题,可能还意味着我们的网络数据信息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流入了市场,给我们带来了隐私泄露等安全风险。”
在推动消费升级的同时,人工智能也带来隐私泄露、伦理争议和标准碎片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