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人工智能+”:激活个性化消费新动能

2025-09-15 11:13   光明日报

  “破解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问题,应从技术、制度与伦理三方面协同发力。”周婷建议,通过各种隐私加密技术,降低信息数据隐私滥用带来的负外部效应;完善算法透明机制和伦理审查制度,防止算法歧视与操控,强化用户对其数据(如消费记录、生物信息)的所有权,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标准统一与国际规则对接,减少技术壁垒与重复投入,通过构建良好规则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市场信任,夯实AI消费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毛新述提出,建立敏感数据分级授权机制,严控消费数据使用边界,依托AI审计系统实施穿透式监管,确保技术应用合法合规。同时,运用技术制衡,开发隐私号、差分隐私技术切断身份追溯,以创新工具破解隐私保护与商业效率矛盾。此外,统一生态标准,组建产业联盟制定数据标注、接口协议等基础规范,建设开源模型库促进行业互认,减少技术重复与生态割裂。

  “公众也得参与进来,实现共治。”毛新述呼吁,设立算法投诉优先响应通道,吸纳消费者代表参与伦理审查,通过数字素养教育提升社会监督能力,形成技术迭代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底亚星)

  (项目统筹:本报记者陈海波)

  

责编:刘国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