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乡村振兴看临朐丨一颗葡萄如何“萄”出甜蜜产业路

2025-09-15 14:53   大众网

  破局的关键,藏在“科技”二字里。2022年,街道投入800余万元,在王舍村建起葡萄科技示范园,在576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顺着管道精准滴灌把养分精准送到葡萄根部,借助物联网设备,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数据可实时传到技术员的手机上。

  “这里种的可不是普通葡萄,而是给农户探路的‘试验田’!”赵万群指着藤蔓上的标牌介绍,“我们与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合作,引进专家团队,先后试种阳光玫瑰、蓝宝石、摩尔多瓦等1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种,先试种、再推广,让大家少走弯路。”

  冯恩海是第一批跟着“试验田”学技术的农户。前几年,他跟着农技员学种阳光玫瑰,疏花时要掐掉小果,套袋要选透气的专用袋,一开始觉得“太麻烦”,直到农技员跟他说:“老冯,这葡萄种好了能论粒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种了3亩阳光玫瑰,没想到当年就卖了20多万元,比种巨峰翻了3倍。

  为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红利,街道还争取200万元苗木繁育示范基地项目,每亩补贴2万元帮农户建遮雨棚。“以前露天种葡萄,最怕下雨天,一场雨下来霜霉病就来了。”郭志芹家的葡萄园去年搭上补贴“快车”,建了遮雨棚后,病害少了一半,精果率大大提升,客商直接上门收购,省去了拉运的麻烦。

  截至目前,街道已建成遮雨棚200亩,同步投入110万元改造生产路2.3公里,新打机井13眼解决灌溉难题。从“防病害”到“便运输”再到“保灌溉”,一套设施保障组合拳,为葡萄产业提质增效筑牢了“硬件根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