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车间到协同平台,山东制造有了新模样
2025-09-16 12:27 大众新闻客户端
以及荣获国家单项冠军、风电铸件细分冠军的国创精密,其把过去多年的管理经验与飞书功能结合,搭建出专属多维表格,如今综合审批效率提升80%,产品进度管控从之前的线下三天更新一次提升为实时更新。
被释放的产业和数字新动能
如果从更大的角度来看,这些在山东大地正在上演的数智化变革不是偶然,这其中有顶层设计和既有产业优势的双向加持。
首先来看顶层设计,比如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名为《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到2027年,山东计划培育20个服务垂直行业的基础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5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场景,推出100个以上融合示范典型案例。
这样的顶层设计在过去几年里不在少数。不论是各个城市基于自身区域企业的数字化驱动助力,还是山东省基于全省制造业产业链和产业带层面的AI和数字化加持,都呈现出足够密集的顶层信号,帮助一众制造业企业拉齐政策和营商环境侧的相关支持。
足够积极的顶层动作之外,底层基建也更是这把星星之火被燃起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而山东则是是唯一一个能同时集齐这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除此之外,其还涵盖197个工业中类,拥有526个工小类。
在工信部评选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中,全国390个产品,山东占了76个,高居全国第一;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山东长期排名前列;在全球500强与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中,上榜的山东企业也不少,如潍柴动力、兖矿能源、山东能源、海尔集团等产业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