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观察

2025-09-18 17:07   西部网

  “掌握传统技艺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员始终必要,但近数十年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工具。”乌拉圭国家遗产委员会主席马塞尔·苏亚雷斯分享了本国实践,“除保护实体文物,我们现在已经能够通过制作影像和声音记录,生成难以获取文献的数字副本。”他表示本次论坛是学习交流的宝贵机会,期待带着丰硕成果回国,助力乌拉圭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精准记录、虚拟修复和云端共享,正让全球文化遗产获得“数字生命”的全新形态。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乔云飞指出,以数智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强劲动力。“实现双向赋能需把握三大关键:场景创新是内生动力,技术创新是关键支撑,体制机制创新是根本保障。”乔云飞说。

  从文物识别、病害检测到破碎文物虚拟拼接,AI正逐渐成为文化遗产研究中强大的“认知增强”工具,让千年文物在数字世界中“开口说话”。

  文化遗产映照历史,数字技术引领未来。数字技术日益融入文化传承各领域,不仅让濒危遗产得到抢救性保护,更搭建起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桥梁,让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在数字时代生生不息。

  9月17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开幕。图为论坛开幕式主会场。 本报记者 梁易炜摄

  技术创新,文化遗产焕发全新活力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多元发展的重要成果。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