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观察

2025-09-18 17:07   西部网

  9月17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现场,游客在沉浸式体验VR项目。 本报记者 师念摄

  产业赋能,数据转化创造文化“新价值”

  如何将文化遗产数据转化为跨行业创新动力,实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产业·赋能”议题环节,嘉宾们围绕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新范式,探讨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新可能。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相遇,正催生兼具社会价值与经济活力的新业态。

  布隆迪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部长助理恩达吉杰·侯赛因分享了本土经验:“我们国家的传统是将现代实践和文化相结合,把很多文化项目放到一线实践当中。”这种扎根生活的传承利用方式,为数字化转化提供了鲜活素材。

  大英博物馆移动数字部主任林伊蔓以官方导览App为例,展示了商业手段赋能文化传承的路径。“使用语音导览App后,我们探索出增强游客互动体验的创新方式。”她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非每个项目都能完全成功,但通过不断测试学习,并将其与商业模式结合,就能以富有创意和可持续的方式尝试新的技术手段。”

  人工智能让时光逆流,重现800年前的中国色彩。AMD大中华区副总裁纪朝晖讲述了AI修复永乐宫壁画的实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让壁画接近于创作初期的真实色彩。”从数字修复到活化利用,技术创新正让文化遗产数据成为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

  纪朝晖表示,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科技企业愿在“中国人工智能+文物”和文物保护领域贡献专长。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