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观察
2025-09-18 17:07 西部网
从国际合作到本土实践,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转化,文化遗产数字化正构建起“保护—传承—利用”的全链条生态。千年文明插上数字翅膀,不仅守护了文明根脉,更为数字经济发展开辟了充满文化底蕴的新赛道。

9月17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式上,中外嘉宾头戴MR眼镜,观看VR宣传片,沉浸式感受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 本报记者 母家亮摄
开放共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数据共享、版权保护、标准制定等协同机制是文化遗产数字化健康发展的基石。如何更好推进全球共识、构建共治格局,为文化遗产数字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数字化是保护、保存、传播文化瑰宝的重要方式。我们坚持把协作作为创新的催化剂,以智能化赋能创意经济。尼日利亚与中国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消除数字鸿沟,继续加强协作,加强文化领域数字技能能力建设,制定尊重文化多样性和主权的全球标准,造福我们的未来。”尼日利亚艺术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部常秘穆赫塔尔·亚瓦勒·穆罕默德说。
当数字光束照进青砖石缝,历史不再是“从前慢”,而是“实时在线”。文化遗产数字化,正以其独特魅力和无限潜能,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桥梁,为全球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绘就一幅数字时代下文明交流互鉴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