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这个门诊被年轻人涌入,“有医院误诊率高达90%”

2025-09-22 06:26   中国新闻周刊

  周双桨举例,有的患者一直说整夜都睡不着,做了PSG,才发现是由于严重缺氧,导致大脑在夜间被频繁唤醒,产生“整晚没睡”的感觉。实际上,睡眠监测结果显示,他们往往一晚上仍然休息了几个小时,只是睡眠时间严重碎片化。

  周双桨介绍,目前,每周会有约20名患者到医院的睡眠中心接受睡眠监测。“不是所有患者都要做PSG。”周双桨表示,对于那些用药效果不佳、睡眠期打鼾并伴随夜间缺氧,或出现梦游、睡梦中大喊等行为的患者,常会考虑为其安排监测。

  PSG的使用,也面临着现实困境。张斌表示,一台PSG设备每晚只能收治一位病人做完整监测,需专业人员整夜值守,并对结果进行人工判读,耗时、费力,成本很高。在美国,一名患者做一次睡眠监测的价格,起步价大约为1万元,国内收费在300—500元。这样的价格,使得医院几乎是靠情怀支撑。他谈道:“一些医院用一些衍生的简化版睡眠监测产品给患者做睡眠监测,比如贴片或者简单传感器。这类产品虽然价格便宜,但诊断能力有限,很多疾病查不出来。”

  由于缺乏对应的睡眠专科门诊,睡眠障碍患者想要看病,需穿梭于各大医院的神经科、耳鼻喉科、呼吸科下设的睡眠门诊。今年6月以来,赵虹在多家三甲医院多个科室下设的睡眠门诊就诊。她表示,每家医院的医生给出的治疗办法都不太一样,差异蛮大。

  韩芳表示,门诊上经常看到,患者因打鼾的问题去各个科室就诊,耳鼻喉科医生建议患者做手术,口腔科的医生建议其用口腔器械治疗,呼吸科的医生则推荐其使用呼吸机。“不同科室的医生,治疗理念不同,最后患者一头雾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