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这个门诊被年轻人涌入,“有医院误诊率高达90%”

2025-09-22 06:26   中国新闻周刊

  目前,国内不少医院的睡眠门诊,更像是一种“拼盘式”MDT,只是将不同科室的医生拼在一起,而非真正以“睡眠问题”为核心进行整合诊疗。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睡眠中心负责人詹淑琴曾到哈佛大学医学院交流学习过一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美国有着相对完善的睡眠诊疗体系,比如,有专门的睡眠专科临床医生。此外,美国多所大学附属医院在睡眠医学的基础研究各有侧重,钻研很深。

  “前述‘拼盘式’MDT是中国睡眠医学发展初期一个普遍且真实的写照。”陆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种模式标志着医院开始重视睡眠问题,并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入口,是睡眠学科发展的早期雏形。在美国,睡眠医学于2007年已独立成为学科。詹淑琴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00年以后,国内睡眠医学开始逐步发展,2010年前后,国内临床医生才开始把睡眠问题作为独立疾病来思考,有了睡眠障碍规范化诊疗的概念。

  在陆林看来,更关键的是专业人才的断层:国内极度缺乏既精通睡眠生理学基础,又能横跨呼吸、神经、精神心理三大领域知识,并能主导整合诊疗的睡眠专科医生。“没有这样的核心人才,MDT就失去了引擎,只能流于形式。”

  近年来,国内睡眠医学在持续发展。今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联合发布新职业信息,“睡眠健康管理师”被纳入其中。张斌表示,现在大多数医学院的本科专业并没有睡眠医学可选,必修课里还没有把睡眠医学纳入,选修课也不普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