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家书里的中国丨1001封家书见证从“以外方标准为主”到“以中国技术为准”

2024-10-24 21:56   海报新闻

  “虽然一次次地被驳回修改,但我们的团队越挫越勇,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终完成了任务,还培养出一大批从事国际石油石化项目的优秀人才。这批人如今都已经成为胜利油田在国际项目上的中坚力量,我认为这是做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所在。”王清说。

  除了工作上的巨大压力,酷热的自然环境也让王清很不习惯。当地夏季最高气温可达近50℃,抵达没多久,王清就中暑住进了医院。工作、生活上的双重压力,让王清更加思念家人。但彼时国际长途电话非常昂贵,王清只有通过写信来倾诉。

  “2000年,从科威特打国际长途回家,1分钟差不多要100元人民币,如果写信的话,国际邮资只需要4.5元钱。所以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写信。”王清说,一封信4.5元,即使写信也得精打细算,每天写完信他会先存着,等到有同事休假回国,就拜托同事将这些信带回国内,然后再邮寄。“因为国内寄信,邮资只要5角钱。”王清笑着说。

  据王清本人统计,那些年他一共写了1001封信,其中约800封是到科威特后写给家里的。“我参与国际项目那么长时间,就意味着在家庭责任方面是有很大亏欠的。我想通过写信的方式尽力弥补一些,比如结婚纪念日、生日、情人节,我都会精心挑选带音乐的明信片,给爱人一个惊喜,让她感受到我对家的思念。”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