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校长说丨蔡风虎:不要用爱的名义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每次校门口的值班,都会让我这个教育工作者出现一种莫名的挫败感!熙熙攘攘的车流中,家长肩上背着书包,手里领着孩子,横穿马路将孩子送到接送区,然后给孩子背上书包,整理好红领巾,目送孩子进入校园。这一系列的行为映射了部分家庭教育正走入一个严重的误区!一个连书包都背不了的孩子,长大了如何成为国家的栋梁?一个无视规则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帮要有界,爱要有度,行要有规。”是家长助力孩子成长的基本准则。请不要再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了,我们的“爱”实际是在折断他们成长的翅膀。

  以爱为名的温柔枷锁不亚于温水煮青蛙的伤害。当代父母正在用无微不至的照顾编织着温柔的牢笼。很多奇葩的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部分高校新生报到时,父母肩扛手提地托运着孩子的行李,他们却兴致勃勃地跟在身后玩着手机;有些上高中的孩子还需要家长在学校周边租房子陪读,父母继续承担着洗衣做饭的“职责”。这种全方位呵护造就的“生活低能儿”是怎么形成的?无非就是从小照顾得太到位,从而导致“发展性失能”的出现。3-12岁是孩子自主性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家校双方都要在这方面作出努力。孩子只有做到自理才能做到自立,只有自立的孩子才会产生强大的自信,这是一个梯级成长的过程。我们的“越俎代庖”和“无微不至”实际是在切断他正常的成长轨迹。另外,心理学研究还显示,长期被包办的孩子普遍存在决策焦虑,这种焦虑容易导致遇事慌乱,性格怪异,多疑猜忌,没有主见等诸多问题。所以,正确地放手,解放的是父母,造就的是孩子。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