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蹲点报道丨创新作桨,山东竞逐现代产业潮头
2025-05-22 06:59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除了胜利新兴油田诞生,麦收时节,关于胜利油田的好消息如同麦浪一般,接踵而至——一种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在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金奖;今年前四个月,原油产量超计划1.08万吨,油气生产绿电占比达23.4%。
5月20日,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化学驱实验室内,该院化学驱油剂研发首席专家姜祖明向记者演示:将0.5克白色粉末缓慢加入100毫升油藏模拟水中,再复配其他几种化学剂,随着磁力搅拌器的旋转,液体变得黏稠。从显微镜下看,这种黏稠的液体就像“小米粥”一样。
一个多月前的4月9日,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场馆内,姜祖明用流利的英语向评委组介绍“小米粥”。“小米粥”的学名是新型可变形颗粒驱油剂,打破了特高含水老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瓶颈。4天后,这项技术为中国捧回金奖,成为胜利油田化学驱技术的又一次高光时刻。截至目前,该技术已被应用产油360万吨,采收率突破60%。
而对于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部齐鲁首站站长林会远来说,回忆起自己按下启泵按钮的那一刻,他感觉“就像发射火箭点火一样自豪”。
2023年7月11日,连接齐鲁石化和胜利油田的国内首条百万吨百公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投产。捕集的二氧化碳从位于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的首站出发,跋涉近百公里到达末站,再通过东西两条支线注入到地下油藏。据介绍,进入地下的二氧化碳一部分实现封存,一部分与油藏互溶后驱动更多原油采出地面,形成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