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蹲点报道丨创新作桨,山东竞逐现代产业潮头

2025-05-22 06:59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这是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蹚出了增油固碳发展新路子,回答了“既要绿色发展又要能源安全”的时代考题。经过近3年的平稳运行,CCUS项目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90万吨,二氧化碳化身“采油工”后,区块日产油量由注气前的220吨上升至450吨。

  今年3月,胜利油田率先在国内油气行业实现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全覆盖,合计形成150余万吨的降碳能力,实现了增产不增能、增能不增碳。(□大众新闻记者 杨珂 顾松)

  超强筋小麦“济麦44”的科技范

  风掠过大地,掀起层层麦浪。再过半个多月,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一空桥村惠民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1.05万亩小麦,就将迎来丰收季。

  “合作社种的是‘济麦44’这个品种,去年亩产达到了1400多斤。我估计今年亩产能到1500斤。”一空桥村党支部书记张萍说着,从地里拔起一株小麦,攥了攥,摸了摸,黝黑的面庞上是喜悦。

  远在济南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试验基地里,同样的场景也在上演。

  只要不出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研究员曹新有大部分时间在作物所试验基地里。他拨动着垄间饱满的麦穗,仔细查看小麦长势,观察是否有病虫害的情况。烈日暴晒、蚊虫相伴,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曹新有是“济麦44”的主要育成人。“‘济麦44’是我们省农科院培育出的超强筋小麦品种,实打最高亩产808.6公斤,创全国超强筋小麦高产纪录,已连续3年成为我国年推广面积第一的强筋小麦品种。”曹新有介绍。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