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挑大梁丨听!保护与发展的潮声在黄河入海口共鸣
2025-05-24 08:34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内陆腹地经山东实现通江达海的梦想,山东的企业也在东西协作中拓展市场。4月底举行的第五届“鲁企走进甘肃·临夏投资洽谈会”上,300多家山东企业带着诚意与项目飞抵甘肃。当前,山东正依托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等开放合作平台,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沿黄省区在生态、能源、产业、科技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当甘肃的风点亮山东的霓虹,当河南的出口货品塞满班列的车厢,当山西从山东港口接过一车车的进口矿石,这不仅是山东突破地理围栏、激活流域视野的发展理念之变,更是沿黄省区对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在内陆与海洋的对话中,以大河为媒,携手前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答卷。
(大众新闻记者 陈晓婉 刘童)

5月17日清晨,黄河三角洲的薄雾未散,一群东方白鹳振翅掠过输电铁塔,铁塔顶端的人工鸟巢中,雏鸟的啼鸣与远处转动的风机交织成画。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每年吸引超600万只候鸟栖息。2005年,保护区首次观测到东方白鹳在此繁殖。随着多种保护措施的深入实施,其数量逐年增加。然而,这片退海之地盐碱化严重,缺乏高大乔木,40多米高的电力铁塔成了东方白鹳筑巢的首选。
“成年东方白鹳体长近1.3米,其产生的大量酸性排泄物带有导电性,极易造成线路设备腐蚀、短路跳闸等故障。”国网东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专工贺文君说,2018年以来,东营地区此类鸟害跳闸爆发式增加,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