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充电宝召回:行业人士怒揭“内卷”弊病
2025-07-01 11:29 央广网
充电宝召回事件日前迅速发酵。安克创新、罗马仕等知名品牌先后宣布召回超百万个充电宝,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多家知名品牌3C认证被暂停。
这一系列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央广财经记者通过采访业内人士、企业高管、专业人士,以期解析背后原因。
成本内卷致质量失控
“在充电宝生产环节,电芯成本占据总成本约85%,其质量直接决定产品安全与性能!”6月30日,深圳一家储能企业董事长在接受央广财经记者采访时情绪颇为激动。他直言,充电宝行业问题频发,核心就在于成本内卷导致的安全问题。
上述董事长介绍,目前,众多品牌厂商依赖电芯供应商,通过签订规格书、送检样品来保障产品质量,但这种模式容易出现纰漏。行业内激烈的价格竞争,让部分厂商为降低成本不惜使用拆解回收电芯或质量较差的电池,产品质量自然参差不齐。
“很多循环运用的电池成本已经没有底线。”该董事长痛心地指出,成本的恶性压缩致使大量不合格充电宝流入市场。
虽然多数问题产品在日常使用场景中未被曝光,但此次因充电宝上飞机引发的安全事件,却将行业乱象彻底暴露。
上述董事长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储能领域也频繁出现起火事故,凸显了行业安全问题的普遍性。从技术层面看,通过3C认证的充电宝本应符合安全标准,可市场上仍有大量以次充好的产品,“部分厂商即便获得认证,在实际生产中还是会使用廉价材料,致使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