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络行为|抵制网络暴力
2025-06-29 10:43 大众网
1.浙江杭州的小谷在取快递时,被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了9秒视频。郎某与友人何某随后编造出轨谣言,将小谷卷入其中,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谣言对小谷的名誉、工作、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那段时间,她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状态,还被公司以影响到业务和声誉为由劝退,丢掉了工作。幸运的是,她拿起了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法院以诽谤罪判处被告人郎某、何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2.“粉头发女孩”郑同学带着硕士录取通知书,去看望病床上的爷爷,并将照片分享在社交平台。然而多个营销号盗用了郑灵华和爷爷的合照,包装成卖“专升本”课程的广告,迅速扩散。许多陌生人开始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她的粉色头发,甚至有人拿这张合影造更低俗的谣言。网暴让她逐渐变得沉默寡言,2023年1月,郑同学选择留下了一封遗书结束生命,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令人叹惋。
3.中学生符同学在2023年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发表了一段激情洋溢的演讲,被上传至网络并迅速走红。然而,引来的却是大量讽刺挖苦的评论,甚至上升到了对她精神、人格层面的攻击。幸运的是,符同学并没有被来自网络的恶意击倒,如今的她已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用实力反击了伤人于无形的网暴之恶!
网络暴力行为轻则损害个人尊严和权益,重则会使被暴力的当事人遭受心理创伤,甚至导致其崩溃自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网络暴力是隐藏在屏幕后的利刃,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如何抵制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