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络行为|警惕野鸡大学诈骗
2025-06-26 09:26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刘臣臣 聊城报道
什么是野鸡大学诈骗?
野鸡大学线上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虚假大学或冒用正规高校名义,利用互联网手段实施的学历欺诈行为。这类诈骗通常以“低分高录”“快速拿证”“国际名校合作”等虚假承诺为诱饵,骗取学生及家长的信任与钱财,其本质是一种高智商网络犯罪。
核心特征与运作模式
1.虚假资质与仿冒手段
野鸡大学往往不具备教育部认可的办学资质,通过以下方式伪装成正规院校:
校名混淆:采用与知名高校高度相似的名称,例如将“北京邮电大学”改为“中国邮电大学”,或使用“国立”“中央”等唬人头衔。
高仿网站:制作逼真的虚假官网,盗用正规高校的图标、配色和内容模板,甚至使用境外服务器逃避监管。部分网站仅展示首页,深层链接(如师资、课程)无法访问。
伪造认证:宣称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或“国际教育协会认可”,实际这些机构并无认证资质。
2.线上诈骗的典型路径
精准引流:通过搜索引擎广告、社交媒体推送、短信等渠道,向低分考生、在职人员或国际学生发送“内部名额”“保录取”等信息。
话术诱导:承诺“教育部可查”,并要求预付高额学费或“认证费”。部分诈骗团伙还会伪造录取通知书,声称“错过再无机会”。
文凭贩卖:部分骗局不提供实际教学,直接售卖假文凭,配套伪造“民教信息网”等山寨查询平台,企图蒙混过关。
3.升级变种与新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