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红 正青春!大众日报风云激荡86载,今日出版第30000期
2025-07-03 07:3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25年6月16日晚,临沭县朱村村民自编自演的情景剧《一碗饺子》正在上演。“老村长”双手端起一碗饺子,声音哽咽道:“咱朱村人要永远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咱朱村;没有八路军,就没有咱朱村人!”
1944年1月,朱村被日军袭击,大众日报记者宋文礼以《这是咱八连救下的朱村》为题,报道了这次战斗。时值春节期间,战斗结束后,村民自发捧出家中第一碗饺子,祭奠牺牲的战士们。自此,“第一碗饺子敬先烈”成为朱村的年俗。
军爱民、民拥军,朱村战斗是“鱼水深情”的生动写照。
参天大树离不开土地的滋养。一张诞生于烽火中的报纸,能够经历86载的成长、连续出版30000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滋养。
战争年代,为保护报社员工和器材,先后有160多位乡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众日报创刊不久,为了躲避日军扫荡,把印刷厂搬到沂南县孙祖镇天水栈村,生死考验面前,是沂蒙人民以母亲般的胸怀保护着大众日报。报社员工白铁华遭日军严刑拷打,生命垂危,“沂蒙母亲”王换于冒着杀头的危险,悉心救助,奇迹般地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人民大众养育了大众日报,大众日报也时刻把保卫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战时,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农忙时,帮助农民生产劳动;农闲时,帮助农民担水扫地,教大家读书识字。报社成立的印书馆,为根据地的抗战小学、冬学、民校、识字班等编印了整套课本;大众纺织厂、大众皮革厂、大众鞋厂,以及油坊、书店、磨坊等,常常低于市价对外出售货物,深受广大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