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跨越千年水脉 激荡文明新声——写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水文化论坛召开之际

2025-07-09 10:31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时值盛夏,尼山圣境内孔子塑像庄严肃穆,与碧波荡漾的尼山水库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和谐画卷。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灵动生机的土地上,一场关乎水与人类文明现代化的思想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从大禹治水的远古足迹,到孔子临水而叹的千年哲思;从戴村坝精妙绝伦的水利智慧,到现代水网纵横齐鲁的时代新章,齐鲁大地的水脉始终奔涌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基因。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首次设立水文化论坛,恰似为这条古老的文明长河开启全新闸口,将有力激荡起全球水文化交流互鉴的时代浪潮。

  儒水相融:千年智慧的文明溯源

  水,是流淌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生命之源,亦是古圣先贤求知问道的具象载体。

  追溯千载,孔子临水而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奠定儒家“惜时进取”的精神底色;荀子以水喻德比义,让自然物象与道德准则深度融合;孟子“原泉混混,不舍昼夜”,以水阐释儒家“养浩然之气”修身之道……

  仰望历史苍穹,儒家先圣在观水思水中发出千年喟叹,不仅构建起儒家“以水喻德”的认知体系,更将“仁政”“民本”思想注入中华文明基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不仅文化层面,在生态层面也可从儒水相融中找到历史渊源。从水到自然万物,从“天人合一”到“仁民爱物”,儒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内核始终贯穿其中。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