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山东青岛:“一张图”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2025-07-10 10:23   农民日报

  崔誉舰说这依靠全自动无人上下架系统,只需一人操作,就能实现菌棒的自动输送、自动上下架、网格架的自动定位等功能,有效提高了菌棒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与传统设备相比,能够节约近20%的劳动力成本,还配备异常报警显示功能。

  在这里能完整地看到菌包里菌丝从萌发到成熟的全过程。灯串主要模拟自然界中的弱光,通过灯光的刺激,促使菌包颜色从白色逐步转为褐色,70-90天之后达到生理成熟期,将外层膜脱掉,就可以运到智慧养菇棚出菇培养了。据介绍,在对环境的精准调控下,三天就能出菇,七天就能采摘。

  “不仅如此,咱们刚刚看到的所有设备都是实时采集生产中的数据,并上传给我们公司的智慧大脑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指导生产和研发。”崔誉舰告诉记者,目前,由公司培育的莱西香菇登榜2025年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月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外汇收入可以达到3500万美元。

  五位一体监测 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关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离不开每一级监管人员的努力。近年来,青岛市构建多维监测网络,创新“监督抽查、例行监测、暗访抽查、执法抽检、公益检测”五位一体监测模式,以立体化网络精准覆盖13万余家生产经营主体。

  青岛市莱西市店埠镇是蔬菜大镇,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还有12000多亩的设施大棚,镇上建有200多家冷库,大量来自本地、外地的蔬菜在这里集散。

  为确保店埠镇产出的蔬菜能够吃得放心,不给“店埠萝卜”“店埠蔬菜”等招牌抹黑,店埠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的三位监管员肩负起这沉甸甸的责任。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