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的外卖大战,打的究竟是什么
2025-07-15 14:5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对于时效性要求极致的即时场景,美团、饿了么等深耕本地配送的平台仍将占据主导。餐饮外卖、夜间应急商品(如退烧药、充电器)等需求,考验的是 30 分钟内的履约能力,这需要高密度的骑手网络与算法调度能力。美团 7 月数据显示,其全量订单平均配送时间稳定在 34 分钟,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的订单准时率达 96%,这种“分秒必争”的优势难以被短期颠覆。就像深夜 11 点下单的火锅,消费者不会选择次日达的电商平台,而是依赖能在半小时内送上门的外卖骑手。
在时效性中等的准即时场景,京东与美团的较量将持续升级。3C 产品、当季服饰等商品,消费者既希望快速拿到,又对价格敏感。京东依托 “仓配一体”体系,能实现上午下单下午达;美团则通过整合本地数码门店,将手机、耳机等商品纳入小时达范围,数据显示,美团618大促期间,手机、电脑整机、智能设备等核心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 1 倍,其中智能设备增长超 8 倍。这场 “速度与性价比”的博弈,将推动行业标准不断抬升。
对于时效性宽松的长周期场景,传统电商的根基依然稳固。大件家电、家居建材等商品,消费者更看重安装服务与售后保障,而非配送速度。京东家电的 “211 限时达 + 送装一体”、天猫超市的 “次日达 + 上门退换”,仍能满足大多数家庭的计划性采购需求。数据显示,2024 年传统电商在家电品类的市场份额仍超 70%,证明非即时需求的市场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