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琉璃进国博|任波:小炉匠苦练34年 让淄博琉璃站上世界舞台
2025-07-16 17:38 鲁中网
编者按
琉璃,这一抹流转千年的东方色彩,在淄博匠人手中焕发着独特生命力。从古老窑火中诞生的琉璃艺术,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匠人的巧思,既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每一位琉璃大师都是行走的 “活字典”,他们以火为墨,以料为纸,在高温与烈焰中雕琢出晶莹剔透的艺术珍品。鲁中网推出系列采访,走进淄博琉璃大师的世界,聆听他们与琉璃的故事,探寻传统工艺背后的坚守与创新,感受琉璃艺术如何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鲁中网记者 孙蕊
时值盛夏,小炉匠工作室人流络绎不绝,前来体验灯工琉璃的游客手持细长的琉璃料棒,在喷灯前凝神屏息,专注制作。创始人任波穿梭在人群中,传授自己的烧制技巧,帮助游客调整烧制角度。
1991年,任波成为博山美术琉璃厂的小炉匠。2025年,任波工作室的17组作品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34年来,任波凭着对琉璃手艺的一腔热血,在灯工行业不断创新传承。一根根普通的玻璃料棒,在他的手中浴火重生,变得光彩夺目。

细微处下足功夫
任波的17组作品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千环璀璨琉璃裙”。创作过程中,任波团队烧制了万余个琉璃环,从其中选取了7000余个琉璃环,在高温焰下熔、绕、编,环环相扣,最后才组装出这件重达20斤等身高的琉璃长裙。对于任波来说,这件裙子不仅是心血之作,更承载着对爱人唐珍珍的一份愧疚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