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青岛打造近900个“无废细胞”
2025-07-17 09:58 青岛日报
城市、乡村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固体废物的产生。单以2024年为例,青岛全市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6971.91万吨,这包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废等废弃物。
可如果把这些看似无用的废物,置于另一个循环中就是有用的资源。如焚烧生活垃圾用来发电,建筑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可化身绿色建材,畜禽粪污发酵后可产生沼气还能成为有机肥。
在“无废城市”建设新解法的积极探索中,一场覆盖全领域、贯穿全链条的“绿色革命”在青岛蓬勃兴起,“万物皆资源、无处不循环”的生态文明范式,正影响着青岛的城乡建设和未来发展。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生态环境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在“无废城市”建设中,青岛注重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打造各领域“无废细胞”899个,挖掘31个典型案例、特色样板,持续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水平,促进城市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透过这些“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小切片,可以探究青岛打造“无废城市”的生态密码。
细胞养成
如果把城市看作人体,社区、学校、景区、酒店、工厂等个体都可以看成是其细胞。建设“无废城市”,最基本的工作是从培育“无废细胞”开始。
走进汽车制造企业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的车间,一个“无废细胞”的完整运行场景便展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