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感知日照丨短视频时代,纪录片何以成为 “精神刚需”

2025-07-18 09:50   高新区发展集团

  文化自信的双向驱动。在竖屏短剧与短视频占据视线的当下,纪录片像一条静谧的河流,滋润着人们的精神土壤。当个体在光影中触摸文明脉络,文化自信便如种子般生根发芽,这正是纪录片成为“精神刚需”的核心逻辑。它以厚重内容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引发对知识的渴求。这种双向驱动还体现在个体与共体之间,个体的追求塑造着整个社会文化生态圈,当我们越被碎片信息包围,越需要用这种静谧的叙事来抵抗喧嚣的屏幕,保存文化的火种。

  现实意义的齐鲁精神。《寻古中国·齐鲁记》通过引入大量史实资料及博物馆馆藏文物,辅以生动的文字、细腻的画面制作,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古文物、遗址在屏幕上“活起来”,多角度地呈现出一个个动人的齐鲁故事,让观众感悟到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齐鲁精神”。这种齐鲁精神被感知、被践行、被沿袭,历经岁月流转凝聚成了“兼容并包”的齐鲁智慧、“家国天下”的责任伦理、“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信息纷繁的时代,纪录片以其深邃的哲思、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艺术表达,为我们提供了一方精神栖息地。它让我们懂得,生生不息的文明基因终将是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

  

责编:赵洪芝
审签:孙 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