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新向高,创新场活力充沛(年中经济观察)
2025-07-20 17:28 人民日报
展会展览,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第三届链博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带来的基于液氢装备与技术的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备受关注。“我们的氢液化技术,为解决氢能储运的安全性、经济性等痛点提供了新方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忠军说。
从“新”出发,未来产业优势加速构筑。
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是产业跃升的关键支撑。
今年4月,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高镁轻强铝。
新材料开辟新天地。“应用高镁轻强铝,有望提升我国在多个领域的竞争力。”中国有研科技委副主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熊柏青说。
北京提出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江苏南京发力生物医药,发展基因与细胞、合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制药”等前沿产业……各地立足优势,沿新技术发展方向落子布局,一个个未来产业拔节生长。
塑造新优势,民营企业日益活跃。
研发的“灵巧手”耐用性好、性价比高,不仅能够演奏钢琴和古筝,还能实现工业场景的自动装配。做出这一产品的灵心巧手公司,是一家仅成立两年左右的创新型民营企业。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等,是中国独角兽企业集中分布的领域。这些领域正是民营企业创新的重要舞台。
鼓励牵头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支持与高校院所合作研发、畅通融资渠道……一系列务实举措,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