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逐新向高,创新场活力充沛(年中经济观察)

2025-07-20 17:28   人民日报

  塑造新优势,外资机构注入活力。

  西门子医疗深圳新基地破土动工,将承担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功能;湖南钢铁集团与安赛乐米塔尔集团签订协议,推动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三期项目落地,并在湖南建设汽车用钢全球研发中心……今年以来的外资动向印证:跨国公司与中国的投资合作从“市场导向型”“成本导向型”向“创新驱动型”延伸。

  外资加码研发,折射中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新动能——

  创新势能、应用场景、人才活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创新中国后劲十足。

  后劲源自不断积累的创新势能。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台电解海水制氢装备样机格外醒目。该校教授孙晓明团队与产业界合作,研制出全球首个500千瓦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前不久,团队在《自然》发表成果,首次实现在碱性海水电解领域中的1万小时稳定运行。基础研究夯实根基,电解海水制氢产业化,我国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

  创新投入提升。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2.7%,已超欧盟平均水平,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1至5月,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

  发现常压下镍氧化物具有高温超导电性、首次提出脑机协同演进的概念……今年以来,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重大原创成果接连涌现,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