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智慧农耕破茧记:长兴家庭农场如何让沙土地涌起金浪?

2025-07-31 16:49   大众网

  这份数据赋能的从容,源于一场始于2013年的跨界转身。彼时的逄仁江,还在出口绢花生意中忙碌。2013年,逄仁江在父亲的带动下,开始进入农业这个新领域。“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两三亩地,我们这个地方地质不是很好,种粮食出不了多少产量,撂荒的现象很多。”父子俩敏锐地察觉到,大型农业机械化的浪潮正在涌动。“所以我们就决定,先承包至少500亩地,用大型设备集约化种地,看看能不能发展起来。”抱着尝试与破局的决心,父子俩在村里流转了500余亩土地,成立了长兴家庭农场。放下出口订单的精细算盘,握起了农业生产的钢铁方向盘,他们一头扎进了这片被乡亲们称为“漏粪地”的贫瘠沙土丘陵,开启了一场充满未知的“沙地掘金”之旅。

  创业的“第一桶金”,毫不犹豫砸向了“钢铁军团”——他们订购了当时在安丘还属稀罕物的大马力拖拉机,深知沙土地浇水不易,更忧心秋淋对玉米的致命威胁,父子俩果断将指针式喷灌设备和粮食烘干设备纳入首批采购清单。这种近乎偏执的“设备先行”理念,如同在贫瘠的沙地上埋下了第一颗智慧的种子。

  2017年,逢仁江正式退出工艺品行业,专攻农场发展。十年光阴荏苒,长兴农场的“钢铁军团”在岁月中不断壮大,装备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高效化迭代升级。单台设备购入成本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但逄仁江始终觉得“花得值”。农场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相继配备测土配方施肥系统、气象六要素智能监测站、指针式全自动节水灌溉设备、自走式植保机、无人机飞防编队、智慧太阳能杀虫灯及智能化粮食烘干中心等先进装备,全面实现了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与现代化管理。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