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耕破茧记:长兴家庭农场如何让沙土地涌起金浪?
2025-07-31 16:49 大众网
如今,初代指针式喷灌设备正逐步被更精准的滴灌带网络取代,新铺设的滴灌系统可根据土壤墒情调节水量,较传统灌溉节水30%以上还能有效缓解土壤板结等问题;粮食烘干中心已完成二代升级,最新投产的低温循环式烘干机日处理能力达120吨。与此同时,自走式植保机、无人机飞防编队、智慧太阳能杀虫灯等装备更是历经多轮升级,功能也愈发强大。
这些迭代更新的装备彼此协同,构筑起反应敏捷、作业精准、管理智能的现代农业装备体系,让丘陵农田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跨越。
科技破壁:产学研融合点沙成金
重金打造的“钢铁军团”和智能系统,无疑为长兴农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将逄仁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也让农场的生产效率和初步效益显著提升。然而,产量是种植大户的生命线,更是检验农场成败的硬指标。设备可以精准执行操作,却无法独立破解土壤结构优化、品种适应性、水肥精准调控模型、逆境灾害防控等深层次的科学难题。这些问题,需要深厚的农学理论支撑、严谨的实验数据和创新的技术方案。在贫瘠的沙土地上,仅仅实现机械化和初步智能化,远不足以彻底改写“低产”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