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耕破茧记:长兴家庭农场如何让沙土地涌起金浪?
2025-07-31 16:49 大众网
沙土地的低产魔咒,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横亘在农场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上。面对这片沙土地的沉默“抵抗”,逄仁江意识到,单靠先进设备的“筋骨”还远远不够,必须为农场注入更强大的“灵魂”——那就是农业前沿科技的智慧和专业科研人才的深度参与。逄仁江的目光,开始越过农场的边界,投向了拥有农业专家和丰富科研资源的高等学府与科研院所。
一个坚定的信念在他心中成形:要打破产量瓶颈,实现质的飞跃,必须“攀高枝”“借外脑”!正是这份对更高产量的执着追求和对科技力量的深刻认知,促使逄仁江主动伸出橄榄枝。
于是,他带着农场详尽的土壤数据、生产记录和满腔的困惑与期待,走进了青岛农业大学刘树堂教授的实验室,也敲开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大门。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购买设备,而是渴望“购买”智慧——邀请顶尖的农业科学家们,将长兴农场土地,当作破解丘陵旱地高产难题的“露天实验室”。长兴农场的发展,也从单纯的“设备驱动”,迈入了“科技引领、人才赋能”的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