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耕破茧记:长兴家庭农场如何让沙土地涌起金浪?
2025-07-31 16:49 大众网
2019年,农场承接了“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农场与青岛农业大学刘树堂教授共同研发了地力提升扩蓄增容技术、小麦“耙压一体”精量匀播技术、玉米宽行缩株增密技术、小麦-玉米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施用等技术。2020年,安丘长兴农场小麦-玉米周年生产中小麦808.33公斤/亩,玉米805.33公斤/亩,小麦-玉米周年与当地常规种植增产12.84%,节肥21.37%,节水31.65%,节本增效434元/亩,这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在当地农户中引发了巨大震动。提到此事,逄仁江一脸骄傲:“当时小麦产量是潍坊地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产记录。”
如今,与顶尖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已成为长兴农场发展的核心引擎。农场持续深化与潍坊农科院、山东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伙伴关系,积极承担包括“鲁东丘陵区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抗旱减灾技术集成与示范”千亩示范方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级研究和示范任务,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沙土地上开花结果。
带农共富:田间学堂燎原智慧星火
沙土地种出了高产量,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周边地区瞬间炸开了锅。一时间,长兴家庭农场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前来组织参观、学习、交流的人一拨接着一拨。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在这地质不佳、水源受限的沙土地上,其他地块小麦产量仅有700多斤,为何在逄仁江的手里却能实现产量翻倍?这巨大的反差,让每一个到访的人都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