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立秋,十家九愁”,今年“闰月秋”有啥说法?
2025-08-07 06:30 河南卫视
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食酸有助于收敛肺气,可以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橘子、柠檬、石榴、番茄、乌梅、葡萄等应季果蔬。应尽量少吃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
中医认为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导致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防寒
立秋后,“秋老虎”尚在,但早晚已可见丝丝凉意。
俗话说,“立秋一日,水冷三分”,立秋过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在居家环境中尤其是夜间,空调不要开得过低,必要时适当关窗保暖。
此时,不应再过度贪凉,而是应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在气温较低时着薄衣以御寒凉。日常避免空调、电扇直吹,脖子、后背、脚部,这些血管最丰富的地方也应适当保护。
立秋有“三要”
要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就是让我们早睡早起,以适应秋天收敛的节气特点。
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为宜。除了做到早睡早起,还应争取每天午睡半小时。
要运动发汗
初秋季节,可以通过增加运动量来发汗,缓解燥邪。
对于老年人来说,做些舒缓的运动,比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只要达到微微发汗的程度就好。
要饮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