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链”上山东:从补链强链到原创引领,19条链撑起11万亿营收

2025-08-12 08:31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21年,既是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更是为了破解价值链低端困局、应对“双碳”挑战、打破要素梗阻,实现高质量发展,山东全面推行“链长制”,以省、市、县三级领导挂帅,聚焦9大产业领域的43条产业链,紧盯前沿、沿链谋划,龙头牵引、培育壮大,打造生态、集群发展。

  山东的“链长制”是进阶2.0版,表面看是领导挂帅、专班推进,实质是对产业治理逻辑的重构。

  ——模式重构。打破“部门墙”,省级产业链由省领导担任链长,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配套“链主”企业主导、产业链联盟合作、产学研协同推进、要素保障服务等机制。省工信厅副厅长张庆道出本质:要实现“政策在链上集聚,项目在链上推动,服务在链上展现”。

  ——要素重组。围绕产业链配置资源,“链长”统筹,政府可快速调配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提高服务链条效率。

  ——理念重塑。绘制“产业图谱+N张清单”,每个主责部门按图作战,清单式服务,政府之手从“撒胡椒面”转向“外科手术式”精准调整。

  链长制的效能直观而真切。

  曾各自为战、利润微薄的山东化工产业,组建起“航母战斗群”,去年行业营收超2.86万亿元,其中高端化工产品占比过半;化工园区从199家压缩到84家,2024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山东17家园区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一。

  传统炼化大省,正向全球高端化工重要基地迈进。

  3、链主领航: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育

  2023年12月19日,济南,山东省高端装备产业链“链长”专题会议现场。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