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防汛进入“AI 时代”!济南用本地数据“喂养”模型,给积水风险精准“画像”

2025-08-13 07:18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来到济南地铁2号线的济南站北D出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手边的大铁皮箱子,“防汛物资”四个大字很是醒目。它的学名叫防汛沙箱,里面是防雨布和60个防汛沙袋。

  左手边的墙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铁皮盖子,里面是地铁口电动防洪挡板的开关。开启后,一道1米高的防洪挡板将从出入口的地下升起。

  如果真的遇到极端情况,洪水突破了出入口的沙袋和防洪挡板,向站内冲去,那么又会遇到楼梯底下的横截沟。它表面像箅子一样布满密密麻麻的孔洞,“横截沟底下是积水坑,里面内置了两个水泵,会把水泵到市政管网里。”李晓瑜介绍。

  此外,在各个地铁出入口的台阶处,还有一红一黄两道预警线。黄线涂在距离出入口三级台阶的地方,红线距离出入口一级台阶。如果洪水漫到黄线,该地铁出入口将会封闭;当供乘客安全通行的出入口少于2个时,整个地铁站都会关闭;如果水漫到红线,将采取单线路停运的临时举措。

  李晓瑜表示,济南地铁的所有站点都建立了防汛联络机制,选取了就近且地势较高的场所为避难点。以2号线济南站北为例,旁边的K88名泉广场2楼就是避难点,理想状态下,撤离到避难点的时间约为2分钟。另外,地铁内部仓库备有雨披、雨衣、救生衣、移动水泵等应急物资,甚至还有皮划艇等救援装备,以应对极端雨势。

  地下车库、人防商城等地下空间的防水工程与地铁类似,大致可分为防水、排水、疏散三道防线。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