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医学创新守护生命健康
2025-08-18 09:4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唐洲平——
“研究脑机接口技术,助力患者康复”
本报记者 吴 君
唐洲平,1969年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事脑出血临床诊疗和研究30年,是全国首批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的专家之一。
问:当前,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迅速并受到广泛关注,请问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的原理是怎样的?
答:对一些脑出血患者来说,由于大脑与肢体之间的传导通路“断”了,肢体运动会受到影响。脑机接口就是将大脑与肢体之间“断”了的传导通路重新连接起来。
在连接过程中,首先需要捕捉大脑释放的信号。一种是侵入式,在大脑皮层里植入电极,收集患者的脑电信号,记录皮层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另一种是非侵入式,患者戴一个特制头盔,通过捕捉头皮上的脑电波和头骨反射的红外光,间接读取信号。
然后对信号进行解码分析,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识别患者的运动意图、语言思维等特征。
最后把指令发给外部智能设备,如机械臂、轮椅等。设备接收指令并执行,将其结果反馈给系统,形成一个不断自我优化的智能闭环。
目前脑机接口研究主要致力于帮助患者实现运动康复、语言重建、视觉修复等。接受手术后,瘫痪患者可以通过意念控制机械臂或轮椅;失语者能实现“意念打字”;植入式电极还能帮助盲人感知光影。
问:您最初以什么为契机接触到脑机接口研究的?结合您的科研经历,是什么帮助您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