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被“投毒”?记者调查:2万元包月,能让广告成为“标准答案”
2025-09-18 20:36 大河报
当遇到问题,“问问AI”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据统计,截至2025年,我国AI问答用户已突破3亿,83%的年轻用户在查询产品时首选AI。人们信赖它的客观与纯粹,但这份“干净”正面临新的挑战。
一种名为GEO(生成式引擎优化)的生意正在兴起。有服务商声称,最低只需数千元,便可能让自己的品牌信息,以客观答案的形式,优先出现在你的AI对话框中,甚至排名第一。
更有甚者,为确保内容被AI采纳,一些操作已演变为有组织的“数据投毒”——即通过伪造专家身份、虚构研究报告等方式,向AI“投喂”本不存在的虚假信息。
这究竟是技术创新,还是信息操纵?它又将如何影响我们获取的信息?
如何被AI优先“点名”
要让AI在海量信息中对某一品牌“青睐有加”,并非靠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一套被称为GEO的系统性工程。其核心逻辑,就是摸透AI的学习和信息抓取偏好,然后投其所好。
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时,一家GEO服务商说出了其中的门道,并以一个成功案例作为展示。“我们给一家医美机构做的优化效果就很好,现在用户问相关问题,它基本都在AI回答的第一位”,该服务商介绍。
其操作的第一步,便是为AI定制专属的“食谱”。“我们先帮客户锁定‘面部抗衰项目’‘靠谱的医美机构’这类精准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些词创作大量问答式、指南式的短内容。”
这位服务商强调,内容的写法是关键。“不能写成硬广告。内容要像知识分享,而且格式必须是AI最喜欢的那种,一两句话就分一段,逻辑清晰,不带复杂的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