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何以中国 | 穿越海岱,寻找何以中国的“山东答卷”

2024-12-06 21:23   新黄河

  泱泱中华,万古山河。何以中国?这是一个沉甸甸的问题。

  11月30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东曲阜启动。媒体采风团从“东方圣城”出发,乘齐风鲁韵,穿越时空的长廊,以脚步为尺,以心灵为触,度量历史的深邃,感受文明的跳动,在这片人文沃土,寻找属于山东的独特答案。

  (一)

  何以中国?山东的答案,在一盏“杯”中。

  蛋壳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最薄处只有0.2毫米,被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亦为“礼出东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明。

  最初发现的蛋壳黑陶残片,出土于济南市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这里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由国家学术机构独立发现和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还被誉为中国“考古圣地”。

  在此之前,因仰韶彩陶与中亚细亚文化相似,“中国文化西来说”曾风靡一时。直到城子崖磨光黑陶的惊世发现,与仰韶彩陶截然不同,有力驳斥了这一论调。

  考古学家将以黑陶为标志的古文化称为龙山文化,距今约4300年至3800年,恰逢尧舜禹至夏初的辉煌时期,成为探寻中华文明滥觞的关键节点。城子崖的发掘者、“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曾表示,要是能寻出城子崖黑陶文化的演绎秩序和所及准确范围,中国黎明期的历史就可解决大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