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 穿越海岱,寻找何以中国的“山东答卷”
2024-12-06 21:23 新黄河
在“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借助AI技术,孔子在孔庙讲学现场“现身”,并通过微信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聊”起了天。紧接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与大家分享更加真实的孔子:他擅长射箭、擅长驾车,是真正意义上的“山东大汉”,还是热爱音乐的“文艺青年”。

在尼山脚下,“和为贵”调解室可谓是家喻户晓,有矛盾就去“和为贵”调解室拉拉呱、评评理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共识。“礼之用,和为贵”,曲阜积极汲取传统文化思想,把调解工作做在矛盾纠纷激化之前,形成了“以礼让人、以德教人、德法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今年以来,遍布城乡的483家“和为贵”调解室共化解矛盾纠纷21350件,化解成功率达94.63%以上,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能调则不诉”。
不只是孔子。孟子、墨子、曾子、孙子、管子,范蠡、鲁班、诸葛亮、戚继光、王羲之、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文圣、武圣、书圣、算圣、商圣、孝圣、棋圣……齐鲁大地,星汉灿烂,一代又一代先哲的智慧之光在这里交汇融合,共同塑造了中华文化的多元面貌。
(三)
何以中国?山东的答案,在一枚“顶针”里。

在“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山东好人”、沂蒙新红嫂于爱梅在现场展示这枚“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