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何以中国 | 穿越海岱,寻找何以中国的“山东答卷”

2024-12-06 21:23   新黄河

  “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相融,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淳朴厚道的山东人。栾留伟在河北固安勇救三名落水儿童后溺水牺牲;36岁的王龙为救落水游客用生命完成最后的托举;23岁的王成龙面对失控的大货车,舍身救战友不幸壮烈牺牲;31岁退伍军人许亮徒手爬窗,火场中勇救被困女孩;95后小伙儿丁云骢瞒着家人到重庆救火……一个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山东人,以平凡之躯践行大爱之举,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四)

  何以中国?是将深邃历史与现代活力的巧妙融合。沿黄河壮阔,沿大运河悠长,沿齐长城雄浑,沿黄渤海辽阔,四条文化体验廊道如同四条彩带,串联起山东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而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则像一串璀璨的珍珠,将沿途的城市与乡村紧紧相连,讲述着中国故事,展示着中国风采。

  何以中国?是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的完美平衡。在山东博物馆,借助先进的空气成像交互技术,观众能够隔空触摸历史,直观地观察原始人活动的演示画面;在泰山脚下,著名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被搬入现实,通过场景融合、VR交互等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带游客驭剑飞行、上天入地,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山东手造”的爆火,则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古老的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异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