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北京居民的一滴水70%来自汉江 南水北调有多“解渴”?

2024-12-15 06:31   央视新闻

  1966年至1968年,为支援南水北调,包括全淅林在内的河南淅川县4.9万移民,来到了湖北钟祥大柴湖。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水库移民集中安置区。60年代艰难的移民拓荒过程,全淅林记忆犹新。

  南水北调移民 全淅林:我到地以后一下船,芦苇遮天憋日,路没得走,当时这个住的条件很差,都是芦苇墙,一下雨,外头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早晨起来你找不着你鞋,它漂走了。

  如今提到芦苇,全淅林还会不自觉地做出挥刀动作。为了生存,移民们团结一心,硬是将成片坚硬荒芜的芦苇连根砍伐,开成了耕地。全淅林时常会想起在老家淅川的日子。

  曾经的故土被水淹没,搬迁后的家园则是一望无尽的芦苇塘,为了让后来者能够知道祖先的来时路,记住曾经那一段生活的巨大变迁,看见眼前家园的开荒历程,全淅林开始用写作找回过去的记忆。

  直到2001年,柴湖移民区的贫困状况才逐渐受到关注,这些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牺牲的移民生存状况进入公众视野。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