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网络微短剧如何突围流量陷阱、更大范围参与生活?

2025-01-15 09:57   文汇报

  目前有很多微短剧虽然时长是短的,但讲故事的方法还是传统长片的叙事惯习,并不是按照微短剧的视听语言、叙事节奏来进行的,与以往的宣传片、广告、微电影的区别不大,所以它的传播效果可能受限。这是创意生产方必须重视的问题,否则微短剧只是概念化的空壳,有华无实。在准确定位自身媒介文化的基础上突破行业、圈层壁垒,微短剧才能真正在保持自我的同时走向多维融合。

  无论是竖屏还是横屏,微短剧创作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抓住微短剧的本体特征,像近年来的“新主流电影”“新主流电视剧”一样,微短剧也要做到既有商业性,又要具有健康的价值观。具体而言,要强化现实题材创作,尤其是加大内心向的现实观察。微短剧的内涵决定它的外延,相对宏观世界,它更擅长且适合展现个体的微观体悟,特别是与时代精神相关的心理现实。要洞察用户的真正需求,找到社会和大众之间的精神症候和情感结构,而非停留在单调工具化的爽感,至少成为日常生活中可甜可盐的健康选择。最后要积极建立微短剧的评价体系,尝试用多种形式的微短剧评论反哺创作传播。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