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贩零食、情绪消费、滑雪周边……今年春节农村兴起新消费

2025-02-09 09:36   农民日报客户端

  封玲对于烹饪似乎有着天然的悟性与天赋,没多久,她的糖水铺子便取得了成功。“经营得非常好,每天人流量都很大,最多一天的流水创造过5位数。虽然很累,但觉得有人愿意来吃我做的食物就会不自觉地开心。”

  后来,村里的糖水铺成为网红店,封玲想要扎根农村的心愈发坚定。“以前会有人介绍说这是我们村里的网红店,然后我就在那笑着喊:‘我们不是网红店,我们是百年老店还差96年!’”

  然而,封玲的百年糖水铺计划在去年8月按下了暂停键。

  “可能是想继续做一些改变,突然特别想接触土地,特别想自己种菜自己吃,就有了做植物料理的想法。”封玲说,糖水铺的爆火打乱了她最初的计划,这也让其萌生出转变赛道的想法,“我觉得最大的触动点还是因为当时在村里真的太忙了,好像失去来村里的初心。有村民和我开玩笑,说我是想来村里养老的,结果也没养成。”回忆起开糖水铺的经历,封玲禁不住笑出声来。

  就这样,主打松弛的封玲在去年10月正式告别了村里的糖水铺,一头扎进了村口的“山”里。

  打造木屋,店面装饰,学习烹饪,求师拜艺,封玲又开始忙碌起来。“之前基本还处于摸索阶段,每个月的营业时间大概不到20天,其实我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外出学习,在1月份我就出门学习了8天。”

  就这样,“南瓜家全植物料理厨房”逐渐步入正轨。主菜一般分为主食类、菌菇类、豆制品,还有各式各样的蔬菜,客人预定座位后,会根据当天的食材随机开“盲盒”。封玲将餐厅的收费标准定在每位158元,尽管价格不菲,却依然吸引了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专门驱车来到村里“打卡”。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