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自传《乡下人的悲歌》再版 从美国底层之声洞察未来国际格局
2025-02-18 09:14 海报新闻
万斯的寒门家族可以追溯20世纪40年代,他的阿嬷未成年就奉子结婚,与他阿公从肯塔基州杰克逊的一处小山坳搬到俄亥俄州的大城市米德尔敦,成为钢铁工人。他们因美国制造业的兴盛而生活相对优渥,养大了三个孩子。第二代人却各有各的不幸,万斯的舅舅还算幸运,读夜校后18岁就离家找工作安身立命;姨妈16岁高中退学,家暴让她的婚姻如同牢狱;万斯的母亲虽高中毕业,却因18岁怀孕而放弃读大学,一生不断结婚离婚,一度染上毒品,性情暴躁,差点亲手杀死万斯。万斯在破碎的原生家庭中战战兢兢地成长到十年级,与阿公阿嬷同住三年,成为改变他糟糕人生的起点。
“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知道,在白人工人阶级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压力。我的外祖父母所代表的是一种:老派、默默的忠诚、自力更生、勤奋努力;我母亲和我们社区越来越多的人所代表的则是另一种:消费主义、与世隔绝、愤怒、不信任他人。”
“美国出了问题。”白人工人阶级认为政府在“付钱给那些啥都不干的人们!这些人在嘲笑我们的社会!我们这些努力工作的人反倒因为每天工作而受到嘲笑!”因此,这些白人由坚定的民主党支持者变成共和党支持者。“这本书讲的是,在不利的条件下,人们是如何用最坏的方式来应对的,讲的是现在的美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鼓励社会的溃败,而不是抵御腐败。”
一面解读特朗普新政的透视镜
如《纽约时报》所评:“读懂《乡下人的悲歌》就读懂了万斯和2024美国大选。”万斯的特殊经历对理解特朗普当选和执政的社会基础、政策逻辑以及美国未来的政治走向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