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的“济南密码”
2025-02-20 15:45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刘帅 济南报道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已进入“下半场”。这一过程中,既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的压力,又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时代重任。在“强省会”战略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双重机遇下,济南通过产业生态重构、科技创新突围、市场化机制重塑三大路径,不仅实现了国企经营质效的提升,更为国企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济南方案”。截至目前,济南国有企业改革重点任务完成率超过70%,改革经验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典型案例。数据向好是更直观的感受。在过去的一年里,济南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1.27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5.57亿元,利税总额122.24亿元,充分凸显了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展现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产业突围:从“传统重资产”到“新质生产力”的蝶变
对于济南国资国企来说,如何实现“稳”与“进”的平衡、处理好“立”与“破”的关系,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一直以来,济南都将国企改革与城市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着力布局新兴产业布局,聚焦高端数控机床、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济钢集团在关停钢铁主业后,通过布局空天信息产业实现二次崛起,参股孵化卫星、火箭等领域企业,成功发射“济钢一号”“济钢二号”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落地,连续三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