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按下“快进键” AI成为实验室里的“超级助手”
2025-02-21 06:21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郁金泰:我们通过验血发现,这些蛋白质变化,用AI算出疾病苗头,最早能提前15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迹象。就像蝴蝶从毛毛虫变成了会飞的样子,不是基因变了,而是蛋白质表达不同。
这项科研成果迅速在世界医学领域引发关注,还被《自然》杂志作为头条新闻报道。然而,科研团队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把蛋白质图谱绘制得更加全面,是不是能分析出更多疾病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呢?带着这个想法,科研团队又对5万多人的血液样本和跨越14年随访的医疗健康数据进行了分析,成功绘制出全球首张“人类健康与疾病蛋白质组图谱”,同时还开发出了一套人工智能算法模型。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程炜:过去医生看化验单只能看几个指标,现在AI能同时分析上千个蛋白质变化。就像是从沙堆中,精准确认金块的位置,让研究人员能看得更全更准。
据专家介绍,这项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早发现、少花钱”,医生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近3000种蛋白质的变化,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提前10余年预测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上百种疾病的患病风险。